2018年11月25日星期日

国际频道: “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国际论道)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国际论道)
Nov 26th 2018, 00:00, by 李嘉宝 祖 鸿

  11月19日,外宾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参观上海外滩实景模型。
  新华社记者 李 贺摄

  11月13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分为伟大的变革、壮美篇章、关键抉择、历史巨变、大国气象、面向未来六大展区,以图片、视频、文字、沙盘模型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深层次地展现了40年来中国社会的大变革,人民生活的大变迁。

  "中国政府组织的这场展览展示了中国40年的发展成就。"西班牙埃菲社报道称,"经济改革改变了中国,史无前例的经济发展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发展成就及世界意义,纷纷探寻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经验。

  

  关注"中国奇迹"——

  "仍在开足马力前进"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首过往,人们不得不惊叹于这段非凡历程上大大小小的里程碑事件。"新加坡《海峡时报》历数改革开放40年来的精彩瞬间,由衷感慨,"世界上没有一个角落未曾感受到它的影响。"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奇迹: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以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这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案例。"研究不平等问题的经济学家布兰科·米拉诺维奇这样描述这一"中国奇迹"。

  中国的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众多外媒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中国,报道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历史性剧变。

  奥地利《趋势》杂志网站关注到,2010年至2015年间,中国在本国以外的直接投资增加了一倍。2016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投资者,并进行了一系列引发轰动的收购,如国有企业中国化工集团收购瑞士化工业巨头先正达,家电业巨头海尔收购美国竞争对手通用电气的家电部门。

  "中国的经济腾飞虽然很难具象描述,但可以用一系列的数字来展示。"据德国《时代周报》网站报道,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数字化已经很成熟。截至2016年底,已有7.3亿人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上网。4.7亿人已经开始使用无现金支付,未来这一数字将达到5亿,几乎所有的付款交易都将通过智能手机完成,中国正在走向无现金社会。

  "在40年前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后,现在的中国仍在开足马力前进。"新加坡《海峡时报》的报道聚焦于中国清洁能源的发展。"以太阳能为例,中国在全球独占鳌头。中国曾计划到2020年使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亿千瓦。它在去年就超过了这个目标,比原计划提前了3年。中国一个月新增的光伏装机容量就接近澳大利亚的整个光伏装机总容量。"

  法国《巴黎日报》则重点解读中国的脱贫成就。报道称,改革开放40年来,按照现行联合国标准,中国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全国贫困发生率降低到了3%左右。2018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投入510亿欧元用于农村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实现全部脱贫。

  探寻"中国智慧"——

  "制度与技术双引擎"

  在惊叹中国发展奇迹的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秘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外媒和学者纷纷撰文,探寻其中蕴藏的"中国智慧"。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这一庞大转型进程的管理大有益处。"奥地利《趋势》杂志网站的文章直言,"党员干部的思想在短时间内发生转变,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一步步融入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当中。现在,14亿中国人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逐步使梦想变为现实。"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智慧得到了许多外媒和学者的认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确保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非常牢固。"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中国教授托马斯·海贝勒与哥廷根大学学者阿尔敏·米勒联合发布的《中国社会转型》研究报告指出,面对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问题和新挑战,中国政府的政策体现出积极性和前瞻性。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曾发文称,过去5年,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一直在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改革,促进经济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奥地利《趋势》杂志网站的文章还分析指出了其他几大原因。概括来说,一是"用发展经济缩小差距"。二是"允许原有的国有结构与相对活跃的私人活动并存,民营经济充满活力"。三是"重新鼓励国内学者到国外去交流学习"。四是"随着逐步开放,把世界经济革命实时引入国内"。五是"著名的'五年计划'不仅确定发展的节奏,也关乎未来几十年的愿景"。

  "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使中国拥有了高增长的坚实基础;2001年中国加入WTO促进内外市场的融合,带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英国《金融时报》看来,在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这是两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事。

  此外,《金融时报》还提出,"中国的商业繁荣拥有制度与技术的双引擎。"一方面,改革开放推动中国走向法治,财税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逐渐厘清。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齐头并进,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天主教大学网站的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特色是设立经济特区。

  巴西UOL新闻网的报道持有类似的观点,"中国工业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设立经济特区和建立自由贸易区。"

  借鉴"中国道路"——

  "为人类发展贡献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向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展示出一条走向现代化的独特道路,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正如波兰华沙大学欧洲中心主任博尔丁·波拉切克日前在波兰《新思想联盟》网站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写道的,"中国改革开放为人类发展贡献了重要经验和财富,对全世界尤其是正在探索发展路径的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借鉴"中国道路"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尼日利亚《抨击报》近日刊文指出,中国40年来不屈不挠的改革和开放向世人昭示,无论面对如何严峻的挑战,人类都拥有改变其自身状况的强大潜能。尽管中国的经验不可复制,但中国确实能为非洲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非洲能够从中汲取不可或缺的深刻见解以推动其自身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

  "很羡慕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来自印度、在中国生活了8年的媒体工作者巴科认为,中国致力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中国在减少贫困、区域均衡发展、增加就业等方面的经验也将为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启示,"期待中国分享国家治理的智慧,让更多人受益。"

  "中国正在迅速扩大软实力。"德国《世界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许多国家将中国视为比西方更好的榜样,这些国家不仅包括中东国家,还有墨西哥、智利、秘鲁、巴西等拉美大国也正在转向中国的新模式。"

  "是时候重新调整我们的方向了。"奥地利外交部长卡琳·克奈斯尔表示。据奥媒报道,她在其最新出版的《交班》一书结尾提出了一个建议:"计划继续深造的年轻人更应当把海外学年放在中国,而不是英语国家。"

  "大约40年前,中国启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时,它从新加坡等国那里汲取经验;然而现在两者开始互换角色。"新加坡《海峡时报》的文章《是时候对中国的突飞猛进有清醒的认识了》指出,新加坡政府一直在积极鼓励新加坡人研究中国的发展,以便更好地借助中国崛起的机遇。

  法国经济周刊《新工厂》网站援引法国外贸银行的调查报告称,在经济领域,中国制定了合理有效的长远发展规划,值得欧洲国家借鉴。报告还进一步从数字企业发展、金融管理、能源转换和科技创新4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点赞"中国担当"——

  "中国和世界互利共赢"

  "改革开放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也带动了其他国家共同发展,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互利共赢。"在看完"伟大的变革"展览后,多米尼克驻华大使查尔斯由衷称赞。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是英国知名学者马丁·雅克多年前的判断,也是当今世界的普遍认知。

  "古巴分析"智库网站认为,中国自1978年以来实行的改革开放,是过去40年世界经济史上最剧烈的转变过程之一,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

  "计利当计天下利"。在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始终与世界同频共振,体现出负责任大国的世界担当。从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到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到完成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从宣布进一步扩大开放,到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更多地共享成果、更好地惠及世界,中国的贡献行胜于言。

  在澳大利亚中国问题专家马克林看来,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主张和平发展,在国际上赢得了人心,"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广泛的积极影响,将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阿根廷《经济学家报》认为,"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不断升级。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本国人民,也惠及他国人民。"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对非洲极其宝贵。"加纳经济学家保罗·弗里庞认为,中国的崛起代表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令全球格局发生改变。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中国不断对外释放开放的积极信号,提振了市场信心。

  俄罗斯塔斯社认为,中国坚持以改革措施和开放创新为基础的发展原则,为中国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世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呼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凸显它承担全球治理的能力和决心。

  荷兰阿姆斯特丹商学院教授弗朗索瓦表示,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表明愿分享推动经济增长的成功经验,愿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一同分享发展机遇。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帮助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基础设施,拉动当地经济。中国与众多国家的经济联动增长,有利于全球经济朝着更加包容、平衡的方向发展。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割下心头肉   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西火星堂村曾发生过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个六个月不到的小女孩,而凶手,正是生她的母亲。小女孩刚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没记住世界长什么样子,就被母亲砖头砸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李主佛的法轮功。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