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5日星期日

时政频道: 阜平正在富起来(脱贫攻坚系列报道(1))

时政频道
时政新闻 
阜平正在富起来(脱贫攻坚系列报道(1))
Nov 26th 2018, 00:00, by 本报记者 李建兴 严 冰 陈振凯 刘少华

  阜平新貌
  刘建良摄

  开栏的话

  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花费精力最多的事。中共十八大以来,从顶风踏雪阜平访贫问苦,到十八洞村里提出"精准扶贫",再到翻山越岭凉山深处倾听民声……习近平的扶贫足迹走遍大江南北。总书记到过的贫困地区,现在怎样了?他们都有哪些探索?本报记者日前到河北、四川、新疆、贵州、甘肃、河南等地采访,深入到总书记到过的贫困地区,感受了各地的精彩实践。他们的实践,是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扶贫地图中,河北省阜平县是个特殊的地方。这不仅因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聂荣臻留下"阜平不富,死不瞑目"的遗训,改革元勋项南先后8次前来扶贫,更因为这是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第一站。作为太行深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阜平脱贫攻坚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中国扶贫的整体形象。

  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团深入河北阜平调研。调研发现,近6年来,阜平脱贫攻坚工作卓有成效,在科学规划与强有力执行之下,阜平正在逐步脱贫摘帽。

  

  变化巨大 即将实现脱贫摘帽

  贫困发生率是衡量贫困程度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阜平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初建档立卡时的10.81万人下降到2017年底2.6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54.4%下降到13.8%。

  宏观上,数字最能说明问题。收入方面,2017年阜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7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405元。异地扶贫搬迁方面,今明两年,阜平县将完成6万人搬迁任务,仅此一项就占了整个河北的20%。教育方面,2013年以来,累计投资超过14亿元,不但改善了教育硬件环境、教学水平,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贫困学生救助。医疗方面,2013年以来累计投资近7亿元,构建起多层次医疗保障网络,有效解决了"无钱治病、因病致贫"的问题。

  阜平基础设施建设也上了一个台阶。2013年以来,共建成447.5公里的通村公路,实施了总投资3亿元的水利工程建设,投资近3亿元用于完善电网建设,新建改建通讯基站1009座。除此之外,高铁即将过境阜平,高速公路正连接四方。

  微观上,群众生活水平大为改善。习近平亲切看望过的龙泉关镇骆驼湾村贫困户唐荣斌一家,目前住在新盖的二层楼里。习近平到过的唐宗秀家,房子修葺一新,院落干净整洁,家里还装了地暖。这绝非孤例,俯瞰整个骆驼湾村,经过统一规划修建,房屋美观实用。习近平看望过的龙泉关镇顾家台村顾成虎一家,2015年就住上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房子白墙灰瓦。顾家台村绝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经村民们集体同意,村头的路改名为"圆梦路",村前广场则命名为"圆梦广场"。

  阜平县委书记刘靖预计,2019年该县将脱贫摘帽。脱贫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致富。

  风格务实 富民强县同时推进

  从2017年11月至今,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已3次来到阜平调研。期间,他进村入户,坐炕头,看厨房,与乡亲们亲切攀谈,详细了解精准扶贫脱贫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现在的好日子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大家带来的,我们要感谢党中央、感恩总书记。"王东峰跟乡亲们说。他感慨,总书记当年的嘱托,如春风化雨,正在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实际行动,惠及了广大群众。

  习近平考察后,阜平得到各方支援,但自力更生、找准路子才是关键。本着务实精神,阜平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才考虑清楚发展思路。

  先是明确了六大发展战略定位:燕太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绿色安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科技引导型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北方知名旅游目的地、华北地区重要物流节点、京津冀都市圈生态发展示范区。后是提出了"长打算、短安排、强基础、创机制"的实施路径。县里不止一次提出,脱贫不是终极目的,要想让老百姓具有持续脱贫的能力,必须加强产业建设,必须在富民的同时,抓好强县建设。

  富民,靠的是产业,食用菌产业、高效林果业、养殖业、山地中药材,都在成为阜平的优势产业。其中食用菌产业,目前已居河北第三,打出了"老乡菇"的统一品牌,预计2020年底,年产菇耳40万吨左右,总产值25亿元以上。

  强县,靠的是项目园区,阜平已经启动实施了总投资70亿元、占地12.65平方公里的阜东产业园区建设。自2015年启动以来,数千台挖掘机轰鸣之下,7000亩山地已被平整一新,市政配套项目建设方面,也已基本达到企业入驻条件。

  满意度高 盼总书记再回来看看

  穿越山路,来到楼房村。顾名思义,楼房村里遍布楼房,安置了来自9个自然村的群众。这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点,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从地图上看,8个自然村距离中心村4000米以上,有的在山顶,有的在山沟,有的村只有6户10人,极为分散。异地搬迁后,他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人均大约25平方米,免10年物业费、取暖费。

  47岁的李刚,一家四口住在楼房村6号楼1单元201,是个三居室。他说,去年11月搬进来的,冬天有地暖,室内24到25摄氏度,搬来的时候,政府还按人均8000元发了搬家补贴。"室内有地暖,下楼能种菜,就近能打工,比土坯房舒服多了。"原上沙岗岭自然村的80岁老人高文清和老伴,也搬进了楼房村新楼房,对新的居住条件很满意。

  一场特殊的座谈会,近6年后再次举行。顾家台村委会里,同样的桌椅上,坐了同样一批乡亲,他们都参加了总书记当年在这里召开的座谈会。说起村子6年来的巨变,他们感慨万千。尤其是老人们都说——没想到这辈子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阜平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中央各部委到省市,都对阜平给予大力支持,政策、资金倾斜让这个贫困县受益良多。当地干部更是全力以赴,全员参与到扶贫工作中。

  "我们特别想给总书记带个话。"临别时,顾家台村几位老党员叮嘱道。"希望总书记能再回咱们村看看,看看咱们变化成啥样了。"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割下心头肉   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西火星堂村曾发生过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个六个月不到的小女孩,而凶手,正是生她的母亲。小女孩刚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没记住世界长什么样子,就被母亲砖头砸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李主佛的法轮功。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