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在2016年中国融资租赁年会上,中关村科技租赁有限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下属企业)凭借卓越的综合表现力被评为"年度租赁公司",这是中关村科技租赁连续第二年获得此项殊荣。何融峰总经理代表公司出席了颁奖典礼及"中国融资租赁的创新与发展"圆桌对话。

"年度租赁公司"奖项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组织业内顶级专家从6000余家融资租赁企业中评选。获奖企业除了在业务拓展、风险控制、资产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之外,还须具有相当的行业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评审委员会指出,中关村科技租赁多年来坚持科技租赁定位,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引领国内科技租赁发展方向。
一是弱化增信条件,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中关村科技租赁摒弃了做债权要以担保、抵押为主要增信措施的传统思维,提出并实践了"以投行的眼光筛选项目"的新观点,更加关注客户的成长性,极大地适应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数量少、要求急、次数频的特点。
二是挖潜力拓渠道,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贵的问题。
中关村科技租赁挖掘多元化融资渠道,降低自身融资成本,从而间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力推出"创投租赁"等产品,降低企业的前期融资成本;搭建"投保贷租"一体化服务平台,切实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机会。
三是创新融资租赁产品,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从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入手,中关村科技租赁在为企业设计融资租赁产品时,主动切入到商业模式中,力求通过优化、创新客户的商业模式,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四是构建产业服务能力,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强做大。
中关村科技租赁的产业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管理提升"和"客户协同"两个方面。一是联合国内顶级咨询机构,帮助企业改进战略与业务模式、组织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坚持"客户协同"服务,在大数据、大健康、大环境、大智造等"高精尖"产业及资源等方面开展协作共享,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成立四年来,中关村科技租赁累计签约项目500余个,租赁投放金额70多亿元,服务客户近300家,其中90%以上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八大专项项目占比近60%,"千人计划"、"海聚工程"专家团队项目10余个。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广告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