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星期一

财经频道: 难在哪、怎么看、如何转?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形成合力

财经频道
财经新闻 
难在哪、怎么看、如何转?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形成合力
Dec 25th 2018, 00:00, by 顾阳 熊丽

  难在哪 怎么看 如何转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形成合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顾 阳 熊 丽

  12月21日,江西旭昇电子有限公司(吉水)生产车间员工在高度自动化生产线上忙生产。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PCB(集成线路板)生产的企业,拥有目前国内最长的468米自动化一体PCB生产线。公司总投资20亿元,年产能1600万平方米,年产值30亿元。廖 敏摄(中经视觉)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取得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然而,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办的座谈会上,与会代表认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在强基础、补短板、抓创新、育人才、优环境上下功夫,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被放在了首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日前举办的第五期"215经济茶座"上,来自制造业企业代表、专家学者以及发改委相关司局负责人围绕上述主题,就当前我国制造业痛点、难点及高质量发展着力点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我国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与会代表们认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在强基础、补短板、抓创新、育人才、优环境上下功夫,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企业痛点难点有哪些

  说起制造业发展中的难题,企业最有发言权。

  "每到'618''双11'前后,就有大批工人辞职。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更愿意去做快递小哥,因为这1个月就能挣上一两万元……"来自浙江的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颜飞龙对此体会良多:产业工人培养周期长,没有几年时间培养不出一名好的技工,但员工的稳定性却是个大问题!

  不仅是一线员工,制造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在下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坦言,许多高科技人才并未将所学应用到制造业,而是"利用专业技术玩金融",高端科技人才择业"脱实向虚"的趋势值得注意。

  "现在资本市场上有些人急于赚快钱。如果制造业企业家辛辛苦苦干一年,还不如炒一套房赚得多,谁还去干制造业?"颜飞龙说,希望各级政府能够多支持一些慢公司、笨公司、小公司。"慢公司不是它想慢,而是制造业项目往往投资周期长;笨公司也不是它笨,它就是想踏踏实实地发展,不想走偏门。这些小公司其实是有科技含量的,未来可能会产生颠覆式创新技术。"

  事实上,融资难、创新难,依然是当前众多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共同烦恼。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表示,银行贷款与企业的生产周期往往不匹配,导致大量中小企业为了获得资金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不仅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发展,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在研发领域,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我们在企业调研时感受最深的,就是很多企业都存在装备制造和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研究室主任付保宗的体会,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共鸣。

  潍柴控股集团副总经理陈大铨坦言,目前市场对发动机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一些关键零部件还得从国外进口,"类似的产品虽说国内也有,但在可靠性、一致性上相对差些,关键零部件对我们还是有制约的"。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胡树杰直言不讳:长城汽车虽然研发和制造能力已达到外资品牌水平,但仍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机床等装备,以确保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品质。

  "目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高性能芯片依赖进口、工业软件缺乏自主研发、高端数控机床自给率不足、关键基础件性能质量欠缺等问题。"胡树杰说。

  制造业优劣势怎么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从整体看,制造业规模虽跃居全球第一,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

  长期对中国500强企业跟踪调研的刘兴国,用"五低一少"来描述我国制造业整体现状。"五低"分别是研发投入明显偏低、增值率很低、利润率与国外相比明显偏低、国际化率低和人均产出率低;"一少"则是中国制造业领域的国际知名品牌较少。

  "增值率平均值只有美国、德国的一半左右,说明我国制造业整体还是以简单粗浅的加工为主,附加值高的环节参与较少;制造业的利润率与其他一些产业相比,存在明显失衡;国际化率低,说明大多数制造业企业还没有参与到国际化中去。"刘兴国解释说。

  张宇贤认为,制造业首先面临的是"四基"不强,即在基础原材料、基础工业、基础元器件、基础技术方面亟须提升,其次是核心技术问题,但最根本的是人才问题,这也是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付保宗看来,当前我国制造业已进入"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口,面临着国内国外的"双向夹击"。一方面发达国家推动制造业回流,实施贸易壁垒,围堵我国中高端制造业,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利用成本优势追赶我国制造业;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不断面临着生产成本高企、人口红利下降等不利因素影响。

  "挑战在增多,但我国制造业的机遇仍在。"张宇贤表示,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全球价值链的正常运转不会被破坏。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我们完全可以赶上或者迎接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是非常大的机会。从内部来看,我们拥有最大的消费市场、完整的产业配套和强大的基础设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技术工人和中高端研发人员,这是新的人才红利。此外,我们还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全可以在某些领域实现换道超车。

  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

  专家指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要在强化国家战略引领、建立良好创新生态、优化产业结构、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

  "我所理解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是合理满足消费者正常物质需求的发展。"张宇贤表示,消费和需求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满足消费和需求的产业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应努力保持制造业内部高中低的合理比例,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不求最好、但求正好"。

  企业如何做?"保持企业长久健康发展,还是要靠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品质立企、坚持人才为本。"陈大铨认为,要抓住数字化、智能化机遇,打通传统企业的研发、设计、制造、交付等环节,提高产业的协作效率。在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方面,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把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结合起来,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

  "去年,海尔集团全球收入达到了2419亿元,今年前10个月达到2200多亿元,利润和销售收入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海尔集团产业规划及政策总经理刘振宇表示,目前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之所以对海尔影响较小,主要得益于海尔坚持两条主线,一条是以时代变革为主线,从引进国外技术到整合全球资源,再到布局全球市场,始终做时代的企业;另一条是以人的价值为主线,通过"人单合一",使员工在创造用户价值的过程中创造自身的价值。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企业可以从战略、组织和机制的转型重构上着力。

  政府该做什么?付保宗认为,在当前爬坡过坎阶段,政府主要是搭平台、优环境、建生态、补短板、稳预期,"市场体系好比奥运场的运动选拔机制,政府不需要选择谁最优,只要把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设计好,把裁判选好,剩下谁优谁劣自然就分出来了"。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割下心头肉   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西火星堂村曾发生过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个六个月不到的小女孩,而凶手,正是生她的母亲。小女孩刚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没记住世界长什么样子,就被母亲砖头砸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李主佛的法轮功。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