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6日星期四

丁香医生 - 知乎专栏: 体检机构被曝丑闻!什么体检项目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丁香医生 - 知乎专栏
丁香医生是一个提供专业医疗健康服务的平台,集健康科普、药品查询、在线问诊(互联网医院)、就医推荐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丁香医生,你可以看到专业医生通俗易懂、活泼有趣的健康科普文章,还可以享受到三甲医院医生一对一诊疗服务。 丁香医生,随时随地专业呵护您和家人健康! 
体检机构被曝丑闻!什么体检项目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Dec 6th 2018, 17:13, by 丁香医生

12 月 2 日,某体检机构董事长曝出本行业丑闻:

体检行业里边也有真体检、假体检。有些同行,用护士假冒医生检查 B 超。有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把血倒掉,直接出结果。

这样的爆料一出,引来网友一片惊讶、无奈或怒斥:

事关健康的大事,怎么这样胡来?体检就是花钱寻求平安,结果花了精力、时间,就给我这样不负责任的结果?企业的底线在哪儿?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7 年全国体检人数增长到 4.56 亿人次,且这个数字依然在增长。

随着越来越多人体检,一些问题也暴露了出来。

董事长提到的丑闻,可能真得靠从业人员自律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但除此之外,另一些的「行业猫腻」,其实我们只要稍作了解,就完全可以避免。

比如,很多体检中心会利用人们的健康知识的匮乏,贩卖恐惧、焦虑,让人们花大价钱做一些完全没有必要的检查。

下面提到的 5 项,普通人的常规体检不用做,大可不必花冤枉钱。

肿瘤标志物检测

大多肿瘤标记物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够高。

指标异常,不代表就一定有肿瘤;指标正常,也不能肯定地说没有肿瘤。

肿瘤标志物检测通常作为疑似癌症患者的检查项目之一,或用于监测癌症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

对于常规体检来说,基本上没什么意义,完全没必要把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基因筛查癌症

市场上宣传「一滴唾液就能筛查出癌症」的针对普通人的那种基因检测,强烈不建议把它作为体检项目。

基因检测只能提示一个人是否具有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

而目前,我们能够清晰确定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还不多。有,患癌风险不一定明确;没有,也不能排除患癌的可能。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癌症高危人群,比如安吉丽娜·朱莉,是可以通过检测特定基因来判断患癌风险,从而让医生帮助决策预防方案的。

但如果并不存在家族遗传史的朋友,这样的检测就纯粹是白花钱了。

微量元素检测

一方面,这项检测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体内的微量元素水平。

更重要的一方面,只要饮食均衡、生病等特殊情况下注意补充,孩子一般也不会缺乏微量元素。

早在 2013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已经明确规定:

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对违规开展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处理。

还在做这项检测的机构,目的真的只有一个了——多赚钱。

X 线胸片

发烧、咳嗽,怀疑肺部感染炎症时,X 线胸片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检查方式。

但如果把 X 线胸片作为常规体检,可以用来排查癌症就不那么明智了。实际上,胸片对早期肺癌的漏诊率比较高。

因为正位胸片上,很大一部分肺部和心脏、纵隔等组织重合在一起,不太容易看到早期病灶。

干脆就把这个项目从体检表里划掉吧。

PET-CT

「一个检查看到你全身的病灶」,常常是体检机构在推荐 PET-CT 时的宣传语。

PET-CT 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它对于癌症分期、转移复发的鉴别、肿瘤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指导等,意义巨大。

但是,它在常规体检中的作用并不那么好。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 医院)的统计,PET-CT 在健康人群中筛查出恶性肿瘤的比例仅为 1.3%,有效性很低。

因此,专家普遍建议,PET-CT 并不适合作为普通的体检项目。

至于为什么还有很多机构会推荐这项检查……

因为做一次 PET-CT 的收费常常要接近万元。

应该选择哪些体检项目?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有了定期体检的意识,这是好事情。

如果在这样的健康意识基础上,能再多了解一点,避免被无良的体检中心「套路」,就更好啦!

其实,现在许多完全标准化的单位套餐,并不适合所有人,最好能在体检之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咨询一下专业医生的推荐建议。

下面是丁香医生给出的常规体检项目建议: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在专科医生建议下,适当增加适合自己的检查项目。

比如,如果血压血脂血糖高,那医生可能会建议加测颈动脉超声、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等,来评估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50 岁以上的男性朋友,可以加查一下前列腺,做个 PSA 检查。

女性朋友不要忘了妇科检查和乳腺检查。

建议 21~65 岁的女性朋友,每 3 年查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或每 5 年做一次 HPV+TCT 检测(30 岁以前可以只做 TCT)。

20 岁到 39 岁的女性每 3 年由乳腺专科医生查 1 次乳腺,包括乳腺外部的观察与触摸;40 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查 1 次乳腺钼靶。有家族史的高风险女性,则建议每年查 1 次乳腺磁共振

如果想筛查肺癌,那么建议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胸部 CT,安全更有效。

这里,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为:

  • 年龄 ≥ 55 岁,吸烟 ≥ 30 包年,且戒烟未超过 15 年;
  • 年龄 ≥ 50 岁,吸烟 ≥ 20 包年及额外的肺癌危险因素,如家族史、职业接触史等。

包年是每天吸烟的包数乘以吸烟的年数,比如 30 包年就是平均一天一包,抽了 30 年。

另外,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最新指南,45 岁以上的朋友,建议筛查结肠癌。

具体的方式是(下列任选一项即可):

  • 每年进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 每年进行高灵敏度的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
  • 每 3 年做一次多靶点的 DNA 检测;
  • 每 10 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 每 5 年做一次结肠 CT;
  • 每 5 年做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说实在的,没有不好的体检项目,只有不恰当的推荐。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各位一些参考,可以把文章转发给需要的家人朋友

愿各位健康。

作者: @Dr.X 医学博士、外科医生、知乎签约作者

文章首发于丁香医生公众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考文献:1. 美国癌症协会结肠癌筛查指南 2018,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uideline for CRC Screening,20182.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宫颈癌筛查声明,USPSTF:Final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 for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3. 无症状体检人群中18F-FDG PET/CT筛查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7年09月13日337-339.4. 2014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中国健康管理学杂志.2014.8(2)81-90.5.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的通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3年10月18日.6. 中国健康体检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规范.中国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5.9(4)254-259.7. Peter WF Wilson, MD可能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概述2018-08-30. UpToDat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割下心头肉   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西火星堂村曾发生过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个六个月不到的小女孩,而凶手,正是生她的母亲。小女孩刚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没记住世界长什么样子,就被母亲砖头砸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李主佛的法轮功。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