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星期三

财经频道: “三农”篇:农业有奔头 农民有盼头 农村有看头

财经频道
财经新闻 
"三农"篇:农业有奔头 农民有盼头 农村有看头
Jan 10th 2019, 00:00, by 张桂贵 张玫 蒋琪 王瑶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6年4月25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上述重要讲话。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调研时到村民洪家勇家中看望。(资料图)

  五年多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推动农村改革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五年多来,全国各地诸多"三农"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开创了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 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食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农业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当前,在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突破1.2万亿斤的良好形势下,依然存在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资源环境面临较大压力等问题。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粮食生产和收获情况时,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资料图)

  处安思危,居安虑危。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了"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新鲜表述,通过中国最高级别的"三农"会议,进入公众的视野。

  夯基垒台、积厚成势。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五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带领下,在多点发力、多策并举,破解瓶颈、拉长"短腿"的努力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大大提升:

  粮食稳产,粮食总产达到12358亿斤,"菜篮子"等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

  农民增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13000元,增速继续保持"两个高于"。

  结构调优,籽粒玉米累计调减5000万亩,粮改饲面积超过1300万亩,生猪养殖进一步向玉米主产区聚集,农产品质量和品牌进一步优化。

  方式转绿,轮作休耕试点面积扩大到1200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前实现零增长,支持96个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动能向新,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5%,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进入"快车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农村"双新双创"迸发新活力。

  ……

  当前,产业布局得到优化,产需结构平衡水平稳步提高;品质结构调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多;农业物质装备科技条件改善,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

  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正在加快。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2018年6月21日,一条喜讯令广大农民和农业工作者欢欣鼓舞: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在一个有着上万年农耕文明的农业大国里设立农民丰收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秋分时节,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广大农民共庆丰年、分享喜悦。数亿农民在首届农民丰收节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祈愿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全国各地对首届农民丰收节的庆贺增添了丰收的喜悦,也提升了农民的底气。

  2018年9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上的农民文艺表演。(资料图)

  随着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今天的农民已经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喷药不下地、栽秧不弯腰"成为当代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设立农民丰收节,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提升社会各界对于"三农"的关注和重视。有助于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培养职业化、高素质农民为重点,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队伍。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2018年的秋分日,伴着首届"农民丰收节"的鼓点,亿万农民在丰收的田野上放歌,在美好未来的憧憬中欢舞。

  在浙江安吉余村、陕西杨凌、安徽滁州、黑龙江绥化、四川成都都江堰、广东梅州等多地举办了100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活动,形成上下联动、遍地开花的节日氛围。

  与此同时,100个品牌农产品、100个特色村寨、100个乡村文化活动、100个乡村美食、100个乡村旅游线路也相继推出,借着丰收节的到来,又为越来越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增添了一把柴,让城乡居民可以在不同时节到各地乡村乐享田园生活、品鉴农家美食、体验农耕乐趣、感知民俗风情、品读乡土文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时强调,要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谱写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华彩乐章。

  乡村振兴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画卷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犹如吹响的号角,从北国的万里平原,到南国的千尺丘陵,从东部的渔家海岸,到西部的旱地戈壁,乡村热土一片沸腾,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践画卷已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开。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富民产业是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产业富民是巩固乡村振兴之基。要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把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作为核心任务,推动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江苏涟水县立足传统农业大县的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将富民达小康作为全县六大战略重点之一,围绕"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充分激发富民内生动力。为发展富民产业,涟水县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在南京、上海、北京等地举办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高沟捆蹄""涟水鸡糕"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中华老字号农产品广受热捧,安东米富、中达康富硒米、涟水芦笋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农产品成功打响市场。越来越多的群众依靠产业鼓起了"钱袋子"、走上了致富路。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在乡村振兴蓝图的带领下,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美丽乡村是固牢乡村振兴之本

  "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省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拉开了村庄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序幕。

  昔日环境窘迫的温州市永嘉县坦头村已改变了容颜,原本"违章建遍地,猪舍飘臭气;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村子变为"村民住排屋,游客溪边住。室外四季花,溪沟多鱼虾"的美丽乡村。

  浙江一个村的美丽变迁就如同一面镜子,让乡亲们看到了希望,也照亮了千村万户的未来。

  十五载生聚,十五年擘画。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建设蓝图指引下一以贯之地推动了美丽乡村从示范引领到整体推进,再到深化提升。

  随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广度和深度的拓展,"美丽乡村"的内涵也不断丰富。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带给浙江乡村勃勃生机。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的具体要求。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像浙江安吉、江西婺源、浙江西塘、苏州周庄、安徽西递、兰溪诸葛村等一个个乡村结合自身优势打造了"一村一品"的国家级名片,也为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范本和借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乡村振兴号角的号召下,美丽经济的活力不断迸发,华夏大地迎来了翻天覆地的从未有过的美丽蜕变。

  ——乡风文明是激活乡村振兴之魂

  蓝天白云下,清澈的溪水穿村而过;村道小路、房前屋后干干净净;路边花坛里铺满了青苔,茶花、三角梅随风摇曳……在浙江衢州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有这样一群善于发现美的农民,人们赞美他们是一群"乡野毕加索",扛得起锄头,执得了画笔;备得了春耕秋收,绘得美村落溪流。在他们眼中,乡村的点点滴滴,是生活,更是艺术。一处村庄,都仿佛走进一幅幅恬静安详的田园山水画。

  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需要文明的点缀。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要总结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经验,巩固改革成果,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018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了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大旗的指引下,像余东村这样的村子越来越多。洁净环保的文明乡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乡村正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声,在农村这片沃土上铺展开来。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资料图)

  擘画蓝图定方向,振兴乡村起宏图。

  百年梦想近到眼前,更在脚下。田野凝聚着丰收的热望,乡村正发出足音的铿锵,新时代的亿万农民正瞄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为乡村振兴而不懈奋斗。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割下心头肉   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西火星堂村曾发生过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个六个月不到的小女孩,而凶手,正是生她的母亲。小女孩刚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没记住世界长什么样子,就被母亲砖头砸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李主佛的法轮功。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