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星期三

国际频道: 160个国家的军官在这里成为朋友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160个国家的军官在这里成为朋友
Jan 10th 2019, 00:00, by 本报记者 潘旭涛

学员参观八达岭长城。

学员参观航空博物馆。

中外媒体记者采访学员。

中非防务安全论坛代表与学员围绕"'一带一路'与合作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进行互动交流。

学员学习中国国画。

时间过去了20年,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院长徐辉还清晰地记得当年的一篇报道。1999年,国际新闻期刊《远东经济评论》这样写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拉开了铁幕……"

那一年,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举办了第一期国际问题研讨班。"研讨班结束后,各国学员拥抱在一起。他们发现,铁幕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只存在于部分人的脑海中。"徐辉说。

徐辉至今还记得,写这篇报道的记者名叫苏珊·劳伦斯。遗憾的是,苏珊·劳伦斯并没有到过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不过让徐辉感到高兴的是,20年后,国际防务学院迎来了更多的海内外记者。

2018年12月13日,20多家中外媒体的40多名记者走进国际防务学院并观摩了现场授课。

"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世界地图"

"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是世界唯一以国际学院命名的高级军事任职教育学院。"这是国际防务学院官方网站上的学院简介。坐在去往国际防务学院的大巴车上,记者浏览着这些文字,想象着这所学院是什么样子?是否如外界所说的那般"神秘"?

大巴车到达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后,拐进一个白色大门——国际防务学院到了。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以白色调为主的教学楼显得格外明亮。单看建筑,这所学院与一般的大学并没有什么不同,也有图书馆、宿舍楼以及文体活动场所。

国际防务学院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小联合国"——来自五大洲160多个国家的学员在这里接受培训、交流经验。这所有60多年历史的学院,至今已经培养了9000多名外国高级军官和政府防务官员。

除了参观学院,记者们还观摩了现场授课,这是国际防务学院首次邀请中外媒体记者走进课堂。授课老师是徐辉,他讲的题目是"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和中国的亚太安全政策"。

一间半圆形的阶梯教室里,坐着不同肤色、身穿不同军装的学员,他们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军官。马西莫是意大利海军中校,在国际防务学院学习一年。

一下课,马西莫就被记者围住了。一位记者问:"你在这里学到了什么?"马西莫微微一侧身,刚好看到了身后挂着的世界地图。他有些兴奋地指着这张地图说:"你看,这就是我学到的。在意大利的时候,我看到的世界地图都是欧洲在中间位置,来到中国后,看到的地图是亚洲在中间位置,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世界地图。"马西莫说,来中国学习后,他有了看世界的新视角,尤其是将亚洲放在中心位置去思考问题的视角。

阿根廷陆军上校塞尔吉奥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认为,来国际防务学院学习的重要收获是多了一个东方视角,这是一个与西方视角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外军学员具体学什么?国际防务学院提供以"国家安全战略"为核心的课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方面面,70%以上的课程由国内外政府、军队的官员和专家讲授,教学语言包括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外军学员还可以到中国不同地区进行考察,目前国际防务学院建立了上海、西安等6个方向的30个参观基地。学院还会组织学员参观解放军部队和军队院校研究所,观摩实兵实弹演习。

听课、参观只占学员们学习时间的一小部分,2/3的时间是学员们互相交流。徐辉向记者介绍:"我们有时候会特意安排有争端的国家的学员坐在一起,增进他们互相之间的了解。他们一起上课,一起唱歌,一起参加活动。开学时两人之间可能还怀有敌意,学期结束后,就成了好朋友。"

"不敢相信自己去的是同一个地方"

每年,国际防务学院都会招收500到600名新学员。很多学员来到中国后发现,真实的中国与他们之前的想象并不一样。

保加利亚空军中校丹尼尔此前一直认为,中国人的生活是很艰苦的。"来到中国之后才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快,而且有很多保加利亚人在中国学习、生活。"丹尼尔说。

斯里兰卡空军军官拉克斯赫曼已经第5次来中国了,但中国的变化仍然让他感到吃惊。拉克斯赫曼记得,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91年,当时去了云南昆明。"现在回过头看,那时的昆明就像是个'村镇',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去的是同一个地方。在我们国家,建一栋大楼都需要很长时间。"拉克斯赫曼说。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很多外军学员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国在军事、科技等方面的进步让学员们印象深刻。

来自老挝的中校福瓦·版纳翁对展出的中国新型武器很感兴趣。他说,无论是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还是相继亮相的歼—20、歼—31等新型战斗机以及广泛应用于当代信息化作战的各式新武器,都让他看到了中国在军事领域的飞跃,让他惊叹这个古老国度焕发出的无限生机。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并于当天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菲律宾空军中校阿尔文早就关注中国北斗了,他说:"北斗能让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获得更准确的导航,中国的技术使这些国家受益匪浅。"

很多学员在亲身感受中国的飞速发展后,禁不住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

拉克斯赫曼认为,中国之所以有飞一样的发展速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领导人非常有远见,提出了非常宏伟的愿景;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宏伟的愿景被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而且都是结合中国的国情来实施的,每一步都实实在在。

加蓬共和国宪兵部队军官安妮给出了一个形象的说法:中国人喜欢喝茶,而西方人喜欢喝咖啡。听说咖啡好喝,中国人会去尝试咖啡,但并不会因此而抛弃茶。这正如中国的发展模式,在保留自己优良传统的同时,又汲取外来的先进理念,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中国的这种发展模式对加蓬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

"我跟孩子说一定要努力学好汉语"

在国际防务学院一间书画室的墙上,贴着外军学员及其家属写下的书法作品:"友谊""兄弟情""和平""繁荣"……这些汉字表达了他们对中国的感情、对和平的向往。

"和平的军队",这是在记者采访中,外军学员对中国军队的一致评价。

黎巴嫩准将法瓦兹说:"中国军队是一支爱好和平的力量,中国军队越强大,对世界贡献就越大。"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在国际维和、海外医疗和亚丁湾护航等重大任务中,中国军队展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决心。

中国文化也深深吸引了外军学员。

在亚美尼亚,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国元素——中餐馆、中国品牌的家电、中国承建的学校,等等。亚美尼亚国民军总参谋部军官萨姆韦尔说,中国悠久灿烂的文明让他着迷。"在中国学习期间,我曾徒步爬上万里长城,也曾在秦始皇陵与一尊兵马俑'大眼瞪小眼';作为一个来自内陆国的'山里娃',我在山东青岛海边被一桌海鲜迅速'圈粉';作为一个此前从不吃辣的'甜食主义者',我在四川成都被一锅红油汤底打开了味觉新世界。"萨姆韦尔说。

在马达加斯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学汉语。马达加斯加陆军军官拉克托索·约瑟林恩说:"我跟孩子说一定要努力学好汉语,未来中国将有更多的发展机遇。"2012年,拉克托索·约瑟林恩的大儿子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航空工程专业,接下来他还将在中国继续读博士。

除了中国文化,外军学员谈到最多的就是"一带一路"。

阿布杜霍利克是乌兹别克斯坦国防部官员。小时候,爷爷奶奶就给他讲过丝绸之路的故事。如今,古丝绸之路因"一带一路"倡议而有了新的内涵。阿布杜霍利克说,2016年,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合建的卡姆奇克隧道顺利贯通,这是乌兹别克斯坦有史以来第一条铁路隧道。这条隧道的建成,极大方便了费尔干纳盆地人民的生活。以前,由于大山的阻隔,从费尔干纳盆地到首都塔什干,需要先绕道邻国。如今,从费尔干纳盆地到塔什干只需要两个小时。

斯里兰卡军官卡吉瓦说,斯里兰卡是2009年才结束内战的,多亏了"一带一路"倡议,我们才能够建成汉班托特塔港和科伦坡港口,我们很荣幸能够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割下心头肉   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西火星堂村曾发生过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个六个月不到的小女孩,而凶手,正是生她的母亲。小女孩刚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没记住世界长什么样子,就被母亲砖头砸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李主佛的法轮功。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