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星期三

时政频道: 国家公祭日前群众线上线下祭同胞

时政频道
时政新闻 
国家公祭日前群众线上线下祭同胞
Dec 13th 2018, 00:00, by 人民网

掌上公祭、徒步寻访遗址、"和平许愿墙"签名、12小时接力阅读……公祭日前夕,全国各地群众开展内容多样、感情真挚的线上线下悼念活动,缅怀同胞,祈愿和平。

"今日,请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吾辈当自强"……随着第五个国家公祭日临近,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点开国家公祭网,为遇难同胞点亮一支蜡烛、献上一束鲜花、敲响和平大钟,表达各自的缅怀与悼念之情。

早在一个月前,南京的100组家庭集体种下500株紫金草花苗,共建和平花圃。没能到现场参与植草的人则通过线上"播撒紫金草",留下和平的种子。这项已经持续了5年的活动累计吸引了1.4亿名网友参与,和平的心愿借助互联网,传播至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日本等。

"不是控诉,没有悲情,他们用朴素的方式,证明人们从未忘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凌曦说。

还有一群国际友人,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南京安全区"。他们走过拉贝故居、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旧址、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当年的"战时生命线",致敬国际人士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保护平民的人道主义援助和义举。

连续几年参加徒步活动的美国摄影师克里斯·马吉告诉记者,他的祖父约翰·马吉曾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拍下的105分钟画面后来成为南京浩劫中仅存的动态影像。"来到这里,我百感交集。我敬佩并感恩他们在1937年那个寒冷冬天为难民们所做的一切。"

"无论哪种方式,表达的都是对遇难同胞的缅怀,对先辈付出的感恩,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

公祭日前夜,12月12日晚7时,12位各界代表及81名大学生将在拉贝故居,分主题展开持续12小时13分钟的读书接力,诵读《魏特琳日记》《拉贝日记》、国家公祭鼎铭文等内容。从最黑暗到最光明,在阅读声中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迎来重生和希望的阳光。

(新华社南京12月12日电 记者蒋芳、邱冰清)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割下心头肉   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西火星堂村曾发生过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个六个月不到的小女孩,而凶手,正是生她的母亲。小女孩刚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没记住世界长什么样子,就被母亲砖头砸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李主佛的法轮功。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