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7日星期五

知乎日报: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愿意到北上广深打拼,即使过得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

知乎日报
知乎日报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愿意到北上广深打拼,即使过得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
Dec 7th 2018, 12:07

李程彬,演员李程彬,代表作电影《七月与安生》、电视剧《上海女子图鉴》

其实之所以年轻人们会选择远离家乡去大城市打拼,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应该还是为了梦想吧,为了给自己、给家人拼出一个未来。

我从小的梦想,一个是当演员。因为我小时候很爱看电视,总是以为那个小盒子里所发生的事情都是真的,直到第一次去了电影院,当时是去看《泰坦尼克号》,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电视",才知道那些是演戏,是所谓的演员,当时的我在想:如果我也能成为银幕里的那个人,能够带给人梦想、带给人喜怒哀乐,那该有多酷!当时我只有小学三年级,我想要表演,想要当演员,但是对那个年纪、那个生长环境的我来说,几乎身边所有的人都跟我说"你别做梦了"。

我的老家在渔村,我小时候过的都是出海捕鱼、在田地里烤地瓜的日子。我们整个村子就两三百人,是很小的一个地方,连便利店都没有,整个村子只有一台钢琴。但是我们渔村是出过一个大明星的,她就是林青霞,她是我们渔村的骄傲。我小时候我家里很苦,姐姐不得以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早早工作好替妈妈分担。其实我姐一直很遗憾她没能坚持自己年少时候的梦想,所以她比所有人都更能理解我、支持我,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已经结婚生子的姐姐跟我说"人只活一次"。为了追求我这个在很多人看来"不靠谱"的梦想,我带着之前靠卖球鞋攒下来的 4000 块钱,从老家渔村只身一人来到台北,从临时演员做起。其实除了当演员之外,我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梦想,就是让我妈妈跟姐姐,可以不用再过上这么苦的生活,当我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想想家人的笑容,我想,那对我来说,比什么都要重要。

刚到台北时我很不适应,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还有陌生的物价。在我们渔村,一碗卤肉饭是 15 块钱,可在台北,一碗卤肉饭是 50 块钱,庞大的差距,让当时靠着临时演员生活的我,过着天天吃泡面的生活,去便利店里要过期的商品来裹腹,也是家常便饭。后来跑去当临时工,天天能领到现金的那种,东拼西凑的打工,才凑到了房租,当时住的房子小到没有洗手间、打开门就会碰到床。那时候心里头有个声音不断地说"还是放弃吧!"可当我想放弃的时候,脑海里总是会出现妈妈的脸,小时候为了养活我跟姐姐,她一天要打好几份工,每天都到天亮才回来,跟妈妈相比,我现在吃的这点苦又算什么呢?从小她总是告诉我,皇天不负苦心人,只要持续的努力,老天爷总会看到的,这段话,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当时的生活不仅苦,也很单调,妈妈总是很担心我,经常打电话来问我的生活,我跟所有在外打拼的子女一样,只能报喜不报忧,不让她知道我的经济状况,骗她说我天天都有戏拍,实际上,有时候没有工作,我都是告诉她我去拍戏了,然后坐在公园里的椅子上,让她觉得我是在外面工作着。那时候临时演员一天的工资大概也就人民币 120 块,在台北的第一个月我挣了不到 2000 块钱,吃饭要花钱、租房要花钱……也没有多余的钱可以调剂,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不用入场费的诚品书店看书,或者去二轮戏院,那是一种播放旧电影的戏院,只要一般电影院票价的四分之一,就能让你看好几部电影,我经常在那待上一整天。最崩溃的一次,简直是我人生的低谷。那天是台北的半夜,不仅拍戏被导演骂,那时当临时演员的款项还被负责发通告的人卷款跑了,我不敢让家里知道,也不想让他们担心。没有钱就没法吃饭,饿着肚子的同时还收到了房租的催缴短信,但我已经完全付不出来了。去街上散心,恰好又看到前女友从她新男友的跑车上下来,只能说人生有时候就是比戏剧还要狗血。当时我立刻冲到公园疯狂的踹树,边踹边骂,在台北的街头痛哭,对着电线杆疯狂的打,说了一句,"去你妈的台北!"

也不是没有想过这漫长的不知尽头的奋斗要持续多久,当时我已经 24 岁了,我给自己设过一个期限,在 30 岁以前,如果没有饿死在台北,就坚持下去。可能是老天爷赏了我饭吃,每每在我快要活不下去的时候,总是会有别的机会让我过活。大概当了有 16 个月左右的临时演员,后来慢慢的有些导演愿意给我机会,开始有些广告跟 MV 的演出,当然这些收入,还是不够支付我在台北的生活。

第一个转机是我遇上了小综,有人说,什么是菩萨,就是在你困境的时候,伸出援手的那个人。他的帮助让我开始有了演出有名字的角色的机会,因为拍广告跟 MV 是不会有你的名字的。从得到有名字的戏剧角色以后,我才觉得自己终于在朝演员的道路上迈进了。第二次转机,是我遇见了陈可辛和曾国祥导演,当时试戏的时候,完完全全的没有想过能试上,只是抱着一个见偶像的心态。当我开始拍摄电影《七月与安生》以后,即使状态不好,普通话学不好,压力过大鬼剃头,拖累了拍摄的进度,但是他们从来没有骂过我,只是很细心的在教导我,告诉我什么才是一个演员。直到现在,我还是由衷的感谢他们,如果没有他们,我就不算是一个演员。 

虎嗅APP,聚合优质的创新信息和人群

还留在北京的,都是没有退路的。

上图为北京地铁东直门站早高峰人潮,图片来自视觉中国,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最近,被学区房逼离北京的爆文一篇接一篇,有人说是"阶级门票高涨",有人说是"货币信仰裂痕",还有人说是"政府用政策赶人",大家说得都对。但我非常好奇的是,在这个全国阶级固化最显著的城市里,还活着 822 万常住外来人口,他们为什么不跑呢?

我们还是用数字说话吧。

1.北漂都是哪里人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北漂的来源地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其实只看该省入京的绝对数量,已经基本能发现一些端倪,但还不够确信。我们再加上一个数据佐证,即"流入北京人口占当地总流出人口的比例",来看看帝都对这个省的人到底有多少吸引力——

这样一来,形势基本就非常明朗了。以宁夏为界,左边基本都是长江以北的省份,右边基本都是长江以南的省份。可以说,在来北京的人外地人中,北中国构成了绝对主力,而河北河南更是主力中的主力。

这一点,链家购房数据也可以佐证—

从数据来看,2006 年河北人在京购房比例为 7.8%,十年来持续上升,2015 年已涨至 11.3%,不仅占比最高,而且涨幅最大。山东、东北、河南紧随其后。

2.北漂的家乡怎么样

目前逃离北京的主要原因,一是学区房(收入和教育),二是雾霾。逃离北京后,会改善这两个方面的处境吗?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首先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

可以发现,从安徽开始,左边大多是南中国,右边大多是北中国(即北漂主要来源地)。

再看看全国人均教育经费排行。

可以发现,以贵州为坐标,左边大多是南中国(除了几个开挂的自治区),右边大多是北中国(除了两湖这种教育重灾区),而北漂第一大来源地河北更是雄踞榜尾。

最后看一下空气质量。

这是环保部最新公布的"2016 年 11 月全国 74 个大中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北京已经排在全国第 58 名了,可是再往后看……

除了再次雄踞榜尾的河北省会石家庄及其它 7 个河北城市外,河南省会郑州、陕西省会西安、山西省会太原、青海省会西宁、内蒙首府呼市、宁夏首府银川、甘肃省会兰州以及直辖市天津,空气质量都比北京还差。不用说,这些城市也都是北漂重要来源地。

3.所以都是谁在逃离北京?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对于北漂的基本构成和家乡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就是本文的主题了,到底是谁在逃离北京呢?

我们先通过百度搜索指数做一个辅助判断,即搜索"逃离北上广"的各省份人数。("逃离北京"的样本过少,无法构成有效数据,而统计对于逃离一线城市的关心,已经能够代表一种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上图中删除了北京上海和广东,因为很显然这三个地区的人最关心逃离北上广的话题,而在其它地区中,东南沿海的三个省份位列搜索榜首。拥有武汉和成都两座适宜生活城市的湖北四川,也名列前茅。

接下来,就是一个非常有标志意义的数据了。

在 2010 年第六次全国普查中,有一栏数据为"全国按现住地和五年前常住地分的人口",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推算出"5 年前常住地为北京的人口",即真正践行了逃离北京的人口趋势。

当然,2010 年还没有雾霾这个概念,因此对于今天的讨论也只有借鉴意义。不过依然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排除掉环抱北京导致人口流动极大的河北这个干扰项后(河北也是北京流出人口的最主要去向,由于本表格不统计户口所在地,所以有数据上的重合),接下来依次是:上海、安徽、浙江、广东、江苏和四川。

结论似乎呼之欲出——真正关心且能践行"逃离北京"的人,要么原籍是华东及东南沿海富庶地区,要么是湖北四川这种"天府之国"的原住民。而构成北漂绝对主力的北中国土著,是既不那么关心逃离北京,更不会践行的。因为他们的家乡比北京要差多了,甚至完全失去了可比性。

2016 年,中国政法大学进行了一组社会调查,通过走访 1300 多位在京外来务工人员,得出了 54.3%的北漂未来三年将继续留京的结论。不死心的调查组又抛出两个狠问题,一是如果北京租住政策严格到位,市场上不再有群租房、隔断等低成本租房机会,你还会留在北京吗?(其实是在替政府问"以房控人")然而,依然有 67%的北漂不会离开北京;第二个问题是你以后的孩子上学要办"五证",非常困难和麻烦,你会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吗?(这是在替政府问"以学控人")然而,依然有 50%的北漂选择克服困难,把孩子送进北京的学校。

没错,对于绝大多数北中国居民来说,相比于他们凋零的家乡,坐高铁最多半天就能落脚这座人均收入全国第二、人均教育经费全国第一的城市,已经是人生最好的选择了

最后赠送一个老掉牙的笑话:

飞机上,鹦鹉说:"这航班服务太差了,老子不坐了!"说完就打开机舱门跳出去了。猪也跟着站起来说:"你说得太对了,我也不坐了!"就跟着跳出去了。半空中,鹦鹉对猪说:"你不会飞跟我出来干嘛?"

文 / 虎嗅网 伯通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割下心头肉   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西火星堂村曾发生过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个六个月不到的小女孩,而凶手,正是生她的母亲。小女孩刚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没记住世界长什么样子,就被母亲砖头砸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李主佛的法轮功。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