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星期二

国际频道: “我的法国朋友”为中文人才在法就业提供增值

国际频道
国际新闻 
"我的法国朋友"为中文人才在法就业提供增值
Dec 4th 2018, 00:00, by 人民网

       人民网巴黎12月4日电(记者何蒨) 由法中委员会主办的2018年第五届中法团队合作创新奖刚刚揭幕入围决赛的项目,来自法国的初创企业"我的法国朋友"以其创新的操作理念与模式吸引了评审的注意。每年都有大约3万名中国留学生到法国求学,根据这家初创企业统计,以去年为例,80%的中国留学生在学业完成后就直接回国,并没有机会接触法国的就业环境,这对他们辛苦获得的文凭来说不免可惜。一个中法合作团队就此诞生,并以初创企业的模式,以创新方法为中国人才在法国就业环境中增值。

法国姑娘麦穗(Bérengère Kalasz)和法国青年和朋(Baptiste Daire)曾经在中国学习和工作,并于2015年开始构思一套创新的中文人才服务系统。回到法国后,他们深感文化差异对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于是将积累的相关经验与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汇集在一起,开发了这个项目。在随后的三年中,两位中国同伴韩振亚(音译)和金英佳(音译)也加入了团队,希望更好地有助于"两种文化的交流",减少文化偏见在中国人才在法求职就业中的不利影响。

作为"我的法国朋友"创始人,麦穗与和朋的初衷是提升中文人才在法国优势企业中的竞争力。麦穗强调,"我的法国朋友"并非一个简单的招聘机构,而是一整套跨文化职业解决方案,目的是解决中国学生在法国的专业与职业整合问题,同时帮助法国优势企业定位中国人才,协助企业国际化。麦穗也指出:"在企业内融入来自新文化的成员,将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助益,但这个过程也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十分专业的指导。"

这个致力于提升文化交流质量、为跨文化企业提供服务的中法合作团队,又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日常运营效率呢?根据麦穗介绍,他们选择法语作为工作语言,因为法语的语法逻辑性强,有助于保证团队沟通中的清晰度和直观度。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朋根据中文人才的职业取向、个人价值观及职业期望,将他们推荐给相关的法国企业,两名中文团队成员则专注于指导跨文化职业培训中的文化传播与文化习惯。在麦穗看来,良好的跨文化交流,除了能提供技能上的互补性之外,还有助于理解不同文化符号的含义,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避免职场尴尬,更有效地分享人脉资源和信息。

麦穗与和朋都有过在中国找工作的经历,当他们回到法国后,很快意识到来法留学的中国年轻人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如何在法国找到工作,是这些年轻人获得成功的关键。麦穗指出,作为一个社会习俗很严的国家,中国的年轻人一定要了解法国的就业环境及习惯,认真对待和学习。麦穗指出:"作为一名文化传递者,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为年轻的中国求职者提供更有效了解法国职业环境的服务,为跨文化人才培训及职业规划带来创新。我们不仅仅是填补公司的一个职位,更是为求职者及企业带来双向的财富。"

对于未来几年的发展,麦穗表示十分乐观。她指出,最近几年来中法经济关系不断深化,讲法语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中国现在更是世界贸易钟必不可少的一员。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法跨国企业也要不断面临中国发展带来的新变化,这就必然需要组建一支具有强大跨文化敏感性的合作团队。在这一点上,"我的法国朋友"无疑很早就拿捏准了方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割下心头肉   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西火星堂村曾发生过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个六个月不到的小女孩,而凶手,正是生她的母亲。小女孩刚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没记住世界长什么样子,就被母亲砖头砸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李主佛的法轮功。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