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1日星期五

知乎每日精选: 好不好吃没那么重要,这锅也没那么容易甩掉

知乎每日精选
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平台,帮助人们便捷地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好不好吃没那么重要,这锅也没那么容易甩掉
Dec 21st 2018, 14:02, by 一个男人在流浪

【本文共2880字,预计阅读时间6-8分钟,图片13张,请尽量连接WIFI。首发于果壳物种日历微信公众号guokrpac,谢绝转载。】


1662年,荷兰水手维克特•埃沃特兹(Volkert Evertsz)和同伴们挣扎着爬上了毛里求斯附近的琥珀岛(Amber Island)。不久前,他们的"阿姆纳"号帆船在这附近遇难沉没,随之葬身海底的还有所有的补给——当时,存活的希望全都维系在远处石崖上踱步的一群渡渡鸟身上。维克特曾从老水手们口中听说过这种鸟的传闻,但眼下他最关心的是,它们真的像传言说的那么难吃吗?


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渡渡鸟骨架,以及根据研究复原的渡渡鸟模型。图片:BazzaDaRambler / Flickr


好不好吃,真的不重要


我们无法在维克特的回忆录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过从同时期荷兰水手们的评价来看,维克特一行多半得捏着鼻子咽下这救命的一餐。据水手们记载,这种鸟的肉又老又硬,浓腻的油脂让人无法下咽,唯有脖子上的一点肉勉强称得上可口。


很难说这是由荷兰人的口味过于挑剔所导致的偏见。实际上,他们的描述几乎就是我们对这种鸟认识的全部。尽管早在16世纪初,阿拉伯人和葡萄牙人就已经发现了毛里求斯,但关于这种鸟的准确记述,却发生在九十多年后的1598年,当时的荷兰海军威布兰德•范•沃韦克(Wybrand van Warwijck)——5年以后,此公率舰队入侵澎湖,被明朝百姓戏称为"韦麻郎"——将这种鸟的描述发布在杂志上。不过,直到30多年后,这种鸟才有了今天被我们熟知的名字——渡渡鸟(Raphus cucullatus)。


渡渡鸟的头骨,现藏于哥本哈根动物博物馆。图片:Michael B. H. / wikimedia


历史给我们和渡渡鸟都开了一个充满悲剧意味的玩笑。依靠难吃的渡渡鸟肉生存下来的维克特一行,恐怕是最后一批见过渡渡鸟的人,而由此前推,距离1598年荷兰人与渡渡鸟的相遇,才不过短短70年光景。


还真不是人类吃光的


在回溯渡渡鸟故事时,我们总是难免把目光聚焦在维克特们熬煮渡渡鸟的那口锅上。毕竟,被我们生生吃灭绝的物种不在少数,人类的饕餮之欲,是否也要为渡渡鸟的灭绝"背锅"呢?


描绘人们捕杀毛里求斯动物的版画,第二幅可能就是捕杀渡渡鸟的场景。图片:H. Soete Boom(1648)



这种猜想并不是没有根据。虽然渡渡鸟的口感饱受诟病,但对漂泊大洋的水手来说,难吃总比断炊强得多。而且相比其他口感更好的猎物,捕捉渡渡鸟显然要更容易:在此之前,毛里求斯一直是没有人类活动的荒野孤岛,在这种环境中演化出来的渡渡鸟对人类的戒备心几乎为零;更致命的是,由于缺乏天敌威胁,食物来源也比较充足,它们早就失去了飞行能力。早期的水手们写到,只需要拎着一根棍子,就能将这些呆头呆脑的"笨鸽子"轻松捕获。


尼柯巴鸠(Caloenas nicobarica)和渡渡鸟有很近的血缘关系。大约2500万年前,渡渡鸟的祖先生活在东南亚的丛林中;1000万年前,火山活动形成了毛里求斯,还没有丧失飞行能力的渡渡鸟祖先来到这里后,高度适应本地环境,飞行能力逐渐消失。图片:cuatrok77 / Flickr


不过,我们在武断地判断是荷兰水手将这种鸟吃到灭绝之前,必须要认识一个基本事实。


渡渡鸟栖息的主要环境,是毛里求斯西南部的干燥森林和沿海地带,这里地势险峻,并不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想要靠近渡渡鸟并非易事。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掌管毛里求斯的一百多年里,这座岛上的常住居民从未超过50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们都不具备将渡渡鸟彻底吃光的能力和动机


毛里求斯属于非洲,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是个即使仔细看地图也不一定能注意到的国家,目前共有四个岛。图片:Yashveer Poonit / wikimedia



所以,人类被冤枉了?


被冤枉的,只有熬煮渡渡鸟的那口锅。人类活动依然要对渡渡鸟的逝去负总责。


在今天,生物入侵已是一个比较为人熟知的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有意无意的传播,一些生物离开了自身生境,扩散到原本不该出现的地方。如果新的生境符合它们生存需求,又没有足够的天敌可以克制,往往就会对当地生态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荷兰人统治毛里求斯的时代,正处于大航海活动的高峰,跟随水手们登陆的,除了他们喂养的猪、猫、狗,还有来自东南亚的食蟹猕猴,甚至还有偷偷溜上船的老鼠。运输期间的逃逸人们刻意的散养,都让这些外来者快速扩散到了毛里求斯的丛林中。


描绘了荷兰航海者在毛里求斯登陆的版画。当时人们几乎不可能意识,到如火如荼的生产活动,会给当地生态带去怎样的影响。图中左侧"2号"为一只渡渡鸟。图片:Atlas of Mutual Heritage(约1601)


在第六次生物灭绝的大浪潮中,鼠和猫的生物入侵是许多鸟灭绝的主要原因。在过去的500年中,有78种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灭绝与老鼠相关;猫紧随其后,至少在63种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灭绝中扮演了负面角色。


对渡渡鸟来说,成鸟的身高足有一米,这让它们侥幸避开了猫、鼠的威胁,但在地上筑巢的习惯和一次只产一枚卵的生殖策略却着实成了软肋——直到今天,猪和食蟹猕猴啃食鸟蛋的习性依然在威胁着许多鸟类的生存。在将渡渡鸟推向灭绝深渊的过程中,它们很可能"功不可没"。


这只"渡渡鸟"脚边是一枚渡渡鸟蛋复原件,现藏于南非的东伦敦博物馆(East London Museum)。图片:Frode Inge Helland


更不幸的是,人类活动出现时,恰是毛里求斯生态恢复的脆弱时期。在之前的几百年里,由于山洪和火山活动的冲击,这座只有上海1/3大小的岛屿上的生境频遭打压。面对天灾,渡渡鸟顽强地幸存下来,但紧随而来的人类活动剥夺了它们休养生息的机会。


这一切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那个年代,物种灭绝的概念还十分模糊,更不用说对濒危生物着手进行保护——在人们看来,渡渡鸟只是一种新奇的大鸟。


和那个年代被发现的许多新奇物种一样,当它们日益稀少时,人们更热衷于收藏几具标本,或捕捉一些活体圈养。在灭绝发生前,至少有11只渡渡鸟被圈养在欧洲;印度的莫卧儿皇家园林里有2只渡渡鸟生活过的痕迹。最新研究表明,1647年,日本长崎的收藏家至少购买了1只活体渡渡鸟,这也是渡渡鸟出口的最后记录。


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画家乌斯塔德•曼苏尔(Ustad Mansur)笔下的渡渡鸟。在1628~1634年间,至少有2只渡渡鸟被圈养在印度的皇家园林中。图片:Ustad Mansur(1620s)


然而渡渡鸟却身背误会


维克特是不是见过渡渡鸟的最后一人,或许还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在1660年代,野生的渡渡鸟已经非常罕见。由于灭绝得过于迅猛和隐秘,人们甚至还未来得及对其进行准确研究和描述。即使在今天,我们对它的认识其实也非常模糊。


最大的误会恐怕就是渡渡鸟的体型。在我们的印象中,渡渡鸟总是一副圆鼓鼓的憨笨模样。在鸟类中,渡渡鸟的体重的确算得上名列前茅,有记录显示成年渡渡鸟的体重可达27.8公斤。但这一数字可能并不是常态。


"谁才是肥啾?!"图片:Roelant Savery(1620s)


人们发现,为了应对毛里求斯界限分明的雨季和旱季,渡渡鸟在雨季尾声会有明显的育肥期,它们将大量脂肪储存起来,以熬过食物匮乏的旱季,体重也会在10公斤到17公斤之间剧烈变化。而那些极端的数值,更可能是被人们捕捉后,外界因子激发了它们育肥的应激反应——没有什么恐惧是一口饲料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再来一口。


自然状态下并不臃肿的渡渡鸟,行动可能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笨拙。从粗壮的腿骨来看,它们的肌肉足以驱动这副身躯灵活运动,在密林和海岸边,渡渡鸟或许也曾飞奔着寻觅果实和沙蟹。


2017年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渡渡鸟的生活周期:蓝色区域代表南半球夏季;绿色虚线所示为繁殖期,这一阶段幼鸟出生且发育迅速;黄色虚线所示为渡渡鸟骨骼生长的关键期;红色实现所示为渡渡鸟的换羽期,育肥和换羽都在这一阶段(繁殖期前)完成。图片:D. Angst, et al. / Nature(2017)


当然,它们最为著名的食物当属大颅榄树Sideroxylon grandiflorum)的种子。在渡渡鸟灭绝后的300多年里,这种树的幼苗极少被发现。曾有推断认为,这种树木的种子包裹坚韧的种皮,只有被渡渡鸟食用并消化磨碎种皮后才会发芽。渡渡鸟和大颅榄树的组合,因此也被频繁作为物种灭绝多米诺效应的印证。


不过,这种联系有些武断了。在渡渡鸟生活的年代,一些鹦鹉和陆龟同样也可以为大颅榄树传播种子;即使没有动物帮助,一些种子也完全可以自然发芽。只不过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毛里求斯的动物们一个接一个消逝,新生的树苗也被山羊和猪啃食——这座孤岛的悲剧,绝非只有渡渡鸟的灭绝那么简单。


大颅榄树幼苗,以及保存于荷兰自然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大颅榄树种子。图片:Abu Shawka & Peter Maas / wikimedia


遗憾的是,这些推断是否准确,我们已经没有机会证明了。"As dead as a dodo",渡渡鸟已经走进了历史。


讲述历史,对历史本身并不重要,但对未来,却至关重要。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一个男人在流浪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割下心头肉   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西火星堂村曾发生过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个六个月不到的小女孩,而凶手,正是生她的母亲。小女孩刚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没记住世界长什么样子,就被母亲砖头砸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李主佛的法轮功。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