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星期三

知乎日报: 对演员来说,自己没经历过那个年代,可怎么演?

知乎日报
知乎日报 
对演员来说,自己没经历过那个年代,可怎么演?
Nov 28th 2018, 13:06

刘亭作,演员,代表作《风再起时》、《三妹》、《血色浪漫》

首先作为演员来讲,无论是演年代剧或现代剧还是其他种类的剧,我觉得从心理角度来讲都是一样的,区别不是很大。这个是针对前期所做的功课,包括看剧本、体验角色、去了解人物、最后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去赋予这个角色灵魂来说的。可能有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更多的是体现在演员本身,因为演员分很多年龄层,有年轻人,还有中年人与老年人,每个年龄层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与感受。就拿年龄层来说,作为我来讲我算是八零后,但是对于真正八十年代的一些东西,因为处于当时环境的我年龄太小,所以并没有一个特别正确的认识,甚至连一个基本的价值观都没有开始培养,八十年代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回忆,靠着回忆去摸索。而九十年代,随着我的年龄增长,那时候有十九二十岁,对于整个这二十年来讲,可能有几年你是没有对这个年代有任何认知的,你只是在经历。从比我年长的演员前辈来讲,八十年代时他们已经相对成熟,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自己都有了正确认知,这个时候他们再谈关于这个年代的经历可能和我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对生活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我觉得他们对这些东西把握起来会比我们更强。

所以对我而言,我觉得八九十年代也好,六七十年代也好,作为一名演员我从心底觉得都是一样的,演员就应该去体会角色然后认真研读剧本,可能所做的一些准备要针对不同的年代,去了解当时这个年代的背景,包括当时人们最基础的一种生活状态,这些是需要作为演员所需要准备的。

所谓准备,要分为前期准备和拍摄过程中的准备,前期就是还没有开机,只是看了剧本之后,剧本当中可能并不能写的很准确,它只是体现了大概的年代氛围,编剧不是都能够准确地写出来当时的台词与人物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演员的二度创作。在拍摄的过程中就要开始和导演还有工作人员去探讨,比如一些道具或者台词等具体的东西,这个时候就要和导演、和一同演对手戏的演员来沟通。但是具体的年代差别还是体现在道具,比如服装、美术老师的置景等等,这些东西来辅助演员去完成所谓的这种年代戏的表演。

作为我来讲,我需要做的准备就是看一些关于这个年代的资料,包括照片和视频,有可能的话还要去和一些年长者进行交流,去听他们讲关于那个年代的人物状态。因为不同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人,这个时候就需要演员自己去把握所饰演的角色特性,甚至要去分类,思考我们的角色是属于哪一类人。除了剧本给予的基本人物状态,还需要在角色中融入自己的特色,我觉得用这个去和长者们聊一聊,去体会当时年代的大环境,会更好更加直接。

对于如何把握年代感尺寸的拿捏,其实并不是一个演员自己独力能够完成的,还需要与导演、服化道老师,包括身边一些工作人员的协助,才能够很好的去拿捏这个分寸。作为演员本身而言,这种尺寸的拿捏在表演过程中可能还是有局限的,比如这个角色处在剧本年代中的一些状态,这都是需要通过演员来后期进行完善,具象到一个人。因为剧本还是一些文字,每位演员都有着自己的想象。但是就比如说十万个人演哈姆雷特就会产生十万种演法儿,作为我来说只是去让观众去接受刘亭作所饰演的这个角色,这就够了,至于对这种分寸的拿捏,这是一个综合的东西,并不是仅靠我一个人就能够做好的。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割下心头肉   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西火星堂村曾发生过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个六个月不到的小女孩,而凶手,正是生她的母亲。小女孩刚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没记住世界长什么样子,就被母亲砖头砸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李主佛的法轮功。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