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7日星期日

二、神化培训效果以迎合信徒的心理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信仰缺失、精神空虚、心灵迷茫等问题等显现,关于为什么活着、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都急迫想要找到最终答案,精神寄托成为高级的但难以精确满足的心理需求。此时,一些培训机构或精神传销团体应运而生,争先恐后地"占领"人们的精神家园。

  伴随着"身心灵"的社会热潮,在社会上涌现了各式的"灵修"培训机构,如秦某主持的灵修课程,在不同地点举行的不同类型的培训,对于受训者的收获,其宣传文件的承诺是:

  在铭远博士的课程体验中,你将经验到不可思议的内在体验和蜕变。只要你放开自己,打开内心的束缚,内在的自由、爱、喜悦、宁静就会来到,那是多么大的惊奇!从你的生命中拿出三天的时间,宽厚的对待自己,聆听你的身体、你的心、你的灵魂要告诉你的,你将有机会遇见内在的自己,全然的和自己在一起!

  透过参加"静心"和"治疗团体",释放内在的负能量与制约,达到物质与灵魂齐修的境界。使人们生活在所有可能的喜悦中:身体的、心理的、灵魂的。身体的快乐,头脑的欢喜和灵魂的愉悦--所有人都必须生活在如此的和谐中,以至于一个新的人类从那个和谐中产生。

  "灵修"培训机构总是利用极具模糊的语言,强调玄乎其玄的活动效果,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内心需求与渴望,迎合了特定人群的心理需要。在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的都市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身心疲惫,不堪重负的生活压力促使其不断地寻求心灵的解脱。还有各类社会边缘群体,因失意、失败、失衡、失落,强烈渴求着救世主的拯救。"灵修精神控制团体"正是抓准了这类人的心理苦楚,推出各类"灵修"课程,宣扬"灵性"培训,声称帮人蜕变生命,提升人的灵性与境界,因此吸引了部分城市白领、社会精英,以及更广泛的社会边缘群体。在实施精神控制的同时,利用人类心灵深处对不朽的奢望,逐步激发起信徒们深层的欲望,以达到持续控制利用的目的。

  "灵修"的基本含义即"灵性的修炼",多属于宗教用语。在很多宗教及其活动中,都存在灵修主张,灵修是其多种宗教实践的具体方式之一。"灵"相对应的概念是"身"、"心"。从科学角度看,人有身与心,而且心理活动基于身体的存在及其活动。心理学没有发现除心理之外的、能独立于肉体存在的"灵"。但是人自古就有永恒的愿望,希望有一个特殊的灵,但肉体消亡时能独立地存在,或者转世,或者去到超自然世界。基于这一思想,灵修,从字面意思看,即修饰、修正、养护灵魂,被认为是为了灵魂或精神去除束缚它的种种欲望,最终恢复其完美状态,实现超自然世界的特性,是达到永生、与神合一的境界的有效方式。在不同的宗教中,有不同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割下心头肉   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西火星堂村曾发生过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个六个月不到的小女孩,而凶手,正是生她的母亲。小女孩刚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没记住世界长什么样子,就被母亲砖头砸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李主佛的法轮功。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