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星期二

财经频道: 别让非法添加西药成食品业“潜规则”

财经频道
财经新闻 
别让非法添加西药成食品业"潜规则"
Jan 2nd 2019, 00:00, by 人民网

  如何防止一些不正当经营者向食品、保健品等"食物"中非法添加西药的行为,该成为有关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

  据媒体报道,一款号称能治疗痛风的"黑骨藤长寿茶"在网上销售火爆,但记者发现,这款销售火爆的所谓"长寿茶"标示的厂址竟然不存在,经销公司也无办公地点。更要命的是,这款所谓的"长寿茶"已经导致一些喝茶的出现胃部疼痛,或者造成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销售"长寿茶"的店家声称,黑骨藤和追风藤属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中药材,但《中国药典》却并未收载黑骨藤、追风藤。而厂家为了更有效,竟然还添加了双氯芬酸钠、布洛芬和西地那非等西药成分。

  一些生产者之所以要如此操作,目的是为了展现其所标榜的治疗功效,以能留住消费者的"心"。而双氯芬酸钠和布洛芬都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在"长寿茶"中添加这两种西药即可以让消费者将药的功效当成茶的功效,进而成为他们的稳定"收入来源"。

  药品难免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患者如果在医嘱之下服用,也不会出现不可控的局面。比如医生在开双氯芬酸钠、布洛芬成分的药品时,也会开保护胃黏膜的药,一旦出现胃部不适或黑便等现象,也会迅速停药并采取补救措施。但饮用"长寿茶"的患者却是在完全不知情下服用,便丧失了主动减少副作用的机会,一些饮用"长寿茶"的消费者出现了胃部疼痛甚至消化道出血症状,原因也就在于此。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理解为,这类行为是经营者在"长寿茶"里下毒,才导致对消费者的身体产生危害。因此,如何防止一些不正当经营者向食品、保健品等"食物"中非法添加西药的行为,该成为有关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

  事实上,这类现象不在少数,"长寿茶"中非法添加西药成分只是其中一个缩影。信息时报报道,2016年8月,广州越秀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该区一商行检查时发现,该商行老板就在凉茶里违法添加用于治感冒的西药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成分,以增强效能。

  新华社2018年6月的一则报道称,一些商家所宣称的"喝着咖啡就能减肥",也是在咖啡里加入西布曲明等违禁成分。更普遍的一种现象是,在保健酒里非法添加西地那非(俗称"伟哥")。2015年7月,原国家食药监总局通告称,共有51家企业涉嫌在69种保健酒、配制酒中违法添加西地那非等药品。

  而之所以非法添加西药成为一种"潜规则",原因在于难以被检测到,检测的成本和条件要求较高,也难以得到普及。因而,相关监管部门就需要加大日常监管以及时发现线索,以"零容忍"高压态势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对生产者、销售者依法从严处理。

  2018年12月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在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将建立违法严惩制度,对于故意违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实行巨额罚款,强化刑事责任追究。建立巨额赔偿制度,在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领域,加大对消费者的直接赔偿力度。

  因此,作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本身也需要对这种行为说"不",并积极成为打击力量的源泉。只有消费者主张自身权益的维护,才能提升消费者在市场中的地位和权利,也才能有效地打击在"长寿茶"等各类保健品、食品中非法添加西药的行为。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割下心头肉   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西火星堂村曾发生过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个六个月不到的小女孩,而凶手,正是生她的母亲。小女孩刚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没记住世界长什么样子,就被母亲砖头砸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李主佛的法轮功。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