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星期四

时政频道: 农业农村发展蹄疾步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时政频道
时政新闻 
农业农村发展蹄疾步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Dec 28th 2018, 00:00, by 本报记者 高云才

  乡村振兴开局之年,农业农村发展蹄疾步稳。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迎难而上,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国农业农村稳步发展:生产稳中向优,质量稳步提升,效益明显提高,粮食产能站稳新台阶,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新提升,农业绿色发展迈上新起点,农村改革展开新布局,农村民生实现新改善。

  粮食产能稳定,粮食生产基础牢固

  减水稻、控玉米、扩大豆,粮食产量连续第七年站上1.2万亿斤台阶

  国家统计局1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8亿斤。这是我国自2012年起粮食产量连续第七年稳稳地站在1.2万亿斤台阶上,表明我国粮食产能稳、粮食生产基础牢。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支部副书记申纪兰说:"能解决这么大国家、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单这一件事,我就觉得中国共产党伟大!"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极大激发了亿万粮农的种粮积极性。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呈现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的鲜明特征。

  优化供给,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兴旺。以"减水稻、控玉米、扩大豆"为重点,我国今年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继续巩固"镰刀弯"地区玉米调减成果,适当调减南方低质低效双季稻和东北寒地井灌稻面积。库存较多的玉米减少404万亩,水稻调减837万亩,市场紧缺的大豆增加232万亩,薯类播种面积1.08亿亩,增加11万亩。

  质量兴农,稳定优化粮食生产,强基固本。2018年我国选择325个县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整建制创建,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小麦、稻谷等口粮保障供给,守住了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同时,积极发展优质稻谷、强筋弱筋小麦、优质食用大豆。

  绿色兴农,持续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生态宜居。年初以来,我国加快发展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规模超过3000万亩,比上年增加1800万亩。华北和新疆塔里木河地下水超采区调减小麦面积200多万亩,西南西北调减条锈病菌源区小麦70多万亩。

  效益优先,统防统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贯彻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加强化肥、农药等市场监管,突出抓好投入品减量和优化产地环境。今年选择300个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在150个县加快推广新型高效肥料、施肥技术,提高施肥效率,促进减量增效。在600个县开展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示范,提高防治效果,实现农药减量增效。全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和主要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率比上年分别提高2.2个和1.4个百分点。

  农业基本面稳定,农村发展新动能持续发力

  在田作物长势总体较好,农产品贸易额、进口额和出口额呈"三增"态势

  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余村的足印,标记着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和发展取向。

  余村原党支部书记鲍新民说,当年村里靠开矿发展经济,虽然村民富了,但村子脏了。后来,村里关停了矿山、水泥厂,发展休闲旅游、林下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变化巨大。"我们坚定不移走绿色兴村、绿色致富经济转型之路,带领乡亲们创造美好生活。"

  当前,我国农业基本面继续保持稳定,农村发展新动能接连发力。

  秋冬种生产稳中调优,畜禽养殖稳定,农产品产销两旺。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表明,冬小麦和冬油菜面积基本稳定,地下水超采区、条锈病菌源区、赤霉病高发区等低质低效区小麦面积调减。目前粮食主产区墒情适宜,在田作物长势总体较好。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可控,生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2.9%,猪粮比为6.74∶1,每头商品肥猪盈利200元左右;禽蛋禽肉和牛羊肉产销两旺,养殖效益较好;水产品减量成效显现,1—11月国内水产品总产量同比减少1%。

  农村投资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农产品贸易好于预期,乡村发展拉动力持续强劲。1—11月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285亿元,同比增长12.2%,分别比第二、三产业高6个和6.6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增速明显快于城镇,1—11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累计为49785亿元,同比增长10.2%,比城镇快1.3个百分点。农产品贸易额、进口额和出口额呈"三增"态势,果菜茶鱼等优势特色产品出口保持增长。1—10月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80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8%。

  同时,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村新动能加快成长。今年以来,农产品电子商务规模持续扩大,据"双11"全网网购大数据显示,食品饮料销售额达到188.6亿元。乡村产业平台不断壮大,全国共创建1600多个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农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有更多利益联结

  粮食价格保持稳定,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预计年底基本完成

  "没有效益的发展,农民不买账。"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合寨村原村委会副主任韦焕能说,"现在,村民们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种桑养蚕,发展特色农业,每亩可以挣1万多元,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市场稳,价格稳,农民收入有保障。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表明,当前,大宗农产品价格涨跌互现,蔬菜价格明显回落,农产品市场稳定。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比10月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据监测,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02.7,环比下降 4.3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02.9,环比下降5个点。粮食价格保持稳定,稻谷、小麦和玉米等3种主粮月均价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低0.5%;玉米价格受成本抬升和市场需求旺盛影响,环比增长0.5%,同比增长5.5%。蔬菜秋季上市高峰期与冬季上市期重叠,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批发均价环比下降13.5%。畜禽产品多数上涨,牛羊肉消费升温,集市均价环比分别上涨1.4%和3.3%;节假日来临,乳企纷纷备货,带动生鲜乳价格环比上涨1.1%;猪肉和鸡蛋价格分别稳定在23.5元/公斤和9元/公斤左右。预计粮食供求宽松,价格将以稳为主,蔬菜价格有望止跌回升,畜禽产品价格将震荡上行。

  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增效,为农民增收创造更有利条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万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利润总额8199亿元,同比增长5.3%;利润率达6.4%,同比持平。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认为,日益壮大的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为农民增收带来更多利益联结。

  改革循序推进,为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供给。

  眼下,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广大农村保持和谐稳定。我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预计年底基本完成;超过13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生产托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已发展到31.2万个;83.6%的农垦农场完成办社会职能改革任务,农垦土地确权发证率达84.9%。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条件不断改善,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42万亩,农村改厕、污水和垃圾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渐次展开,乡村治理扎实推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步履坚实,前景广阔。展望新的一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我们更添信心、更有干劲!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28日 01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割下心头肉   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西火星堂村曾发生过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个六个月不到的小女孩,而凶手,正是生她的母亲。小女孩刚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没记住世界长什么样子,就被母亲砖头砸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李主佛的法轮功。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