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星期日

财经频道: 中国按下优化营商环境“加速键”(国际论道)

财经频道
财经新闻 
中国按下优化营商环境"加速键"(国际论道)
Dec 31st 2018, 00:00, by 本报记者 贾平凡

  2018年,河北省武邑县税务局积极推行"套餐式"服务,针对涉税事项多、办理周期长的"痛点",将原来需要多次办理、分别审核的涉税业务整合为"一个套餐",开设快速通道,进一步压缩流程,优化营商环境。图为12月20日,在位于武邑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武邑县税务局办税大厅内,工作人员在为客户办理纳税业务。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摄

  12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外商投资法(草案)第一次提请审议。草案从四个方面加强对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强调保护投资者的知识产权,广受外媒关注。外媒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加快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重要举措。

  近年来,中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成效显著,令世界刮目相看。据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总体评价在190个经济体中位列第46位,较2017年上升32位,较2013年上升了50个位次。

  

  排名大提升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在减少繁文缛节和繁琐规定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报道称,中国的一项排名尤为引人注目:"开办企业"指标排名第28位,较2017年大幅跃升了65个位次。

  对此,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郝福满说:"在过去一年里,中国在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从而使中国进入世界排名前50的经济体之列,这体现出中国政府对培育创新和私营企业的高度重视。"

  除此之外,世界银行团队认为,中国在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纳税、跨境贸易等七个类别的改革中取得了突出进展。

  以获得电力为例,报告说,通过网络扩容和提供免费接电服务,企业在获得电力方面更为便利;面向客户新推出的手机App也使接电时间从143天缩短为34天。

  在解决商业纠纷方面,报告认为中国是"世界最佳经济体之一",平均耗时496天,成本占索赔额的16%,远远好于经合组织高收入经济体的平均耗时582天和占索赔额21%的水平。

  在跨境贸易方面,报告点赞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认为中国在取消行政性收费、增强透明度并鼓励竞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压缩了跨境贸易的时间和成本。

  编制报告的世行全球指标局高级经理丽塔·拉马略说,借助问卷调查等形式,世行与大量私营部门单位深入接触,才作出大幅提升中国排名的决定。她还表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上升本身不令人意外,"令人惊叹的,是中国实施改革的速度和成效"。

  除了世界银行报告,多个国际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正在大踏步改善。

  2018年7月1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知识伙伴联合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排行榜显示,中国跻身知识性产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国家行列。

  据拉美社报道,该排行榜上,中国的排名从2017年的第22位提升至第17位,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报道称,此项排名还与管理质量、高等教育入学率、贷款难易程度、企业培训和外国直接投资等指标相关。

  政策超给力

  "中国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2019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提出明年抓好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等七大任务"……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备受世界期待。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是最受外媒关注的焦点之一。路透社称,中国今年减税降费1.3万亿元人民币,并承诺2019年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

  "最好的新年礼物",德国财经网称,加大减税降费可以进一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压力,相当于政府赠送的大礼包。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关注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

  德新社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进一步向外国投资开放市场。报道称,会议将开放经济和为外商改善市场环境列入明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包括保护知识产权。

  政策很给力,改革是关键。据美国彭博社报道,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通过优先审批程序批准1类创新药——罗沙司他胶囊。该药品目前尚未在其他国家上市,中国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公司。

  外媒认为,从基本西药一度短缺到外资药企创新药率先在华上市,审批流程大大简化,审批速度大幅提升,这一惊人转变是中国药品监管不断改革的里程碑。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中国营商环境改善得益于监管改革。拉马略说,在监管改革方面,今年对中国而言是"非凡"的一年,许多酝酿多年的改革终于取得成果。

  优化营商环境,中国不只是"说到、做到",还要做得更快更好。

  12月23日,关于加强外商合法权益的外商投资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草案旨在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确保外资企业享受公平待遇,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德国之声电台网站称,草案有望替代"外资三法",成为外商投资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为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提供法律保障。

  彭博社报道称,该草案将保护海外投资者的知识产权,鼓励"自愿技术转让",禁止采用强制手段进行技术转让。

  回应很积极

  推进投资便利化,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中国所做的努力得到积极回应。

  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是卡特彼勒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生产型企业,主要生产液压挖掘机产品。如今卡特彼勒徐州工厂已成为卡特彼勒全球规模最大的挖掘机制造中心。

  像卡特彼勒这样对华投资热情高涨的企业不在少数。据统计,2018年前11个月,全国新设外资企业已逾5.4万家,中国吸引外资有着不俗的表现。

  2018年10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吸引外国投资逆势增长6%,总额超过700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为全球最大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

  同时,中国不断开放金融市场,也让外资企业广泛受益。

  2018年4月,中国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了下一步金融开放路线图,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三年后不再设限。

  据路透社报道,2018年5月,瑞士银行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将瑞银证券的股权比例从24.99%增至51%。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核准瑞银集团(UBS Group)的申请,瑞银集团实现了对瑞银证券的绝对控股。短短半年时间,瑞银集团成为首家在中国内地控股证券公司的外资机构。

  对此,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Sergio Ermotti)表示:"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瑞银在中国的财富管理、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三大业务来说是重大机遇。"

  瑞士银行并非个例。美国市场研究机构Zacks指出,除瑞银集团外,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和摩根大通(JPMorgan)等全球性银行也向中国证监会提交设立并控股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的申请。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Goldman Sachs)也已在申请在合资证券公司中持有多数股权。

  彭博社经济报告(Bloomberg Economics)估计,到2030年,外国银行和证券公司在中国的年利润可能会超过320亿美元。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指出,中国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将令中国和世界共赢。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  割下心头肉   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西火星堂村曾发生过一起命案,受害者是个六个月不到的小女孩,而凶手,正是生她的母亲。小女孩刚从母亲肚子里出来,还没记住世界长什么样子,就被母亲砖头砸死。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李主佛的法轮功。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